关闭

举报

  • 提交
    首页 > 党建扶贫 > 正文
    购物车
    0

    「扶贫理论」扶贫工作如何“求同存异”?

    信息发布者:大十五计
    2017-05-27 16:33:47   转载

    不久前,中共中央政治局就我国脱贫攻坚形势和更好实施精准扶贫进行第三十九次集体学习。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主持学习时强调,言必信,行必果。农村贫困人口如期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是我们作出的庄严承诺。

    11.jpg

    要让贫困户如期脱贫,就必须实现贫困户“家家有项目”“户户能增收”,只有大力发展扶贫产业才能做到。推进精准扶贫,必须在号准“贫脉”上多下功夫。举凡各地贫困的原因,虽说千差万别,但归根到底还是由于产业发展不足造成的。给钱给物,只能解一时之困,合理地发展扶贫产业项目、安排扶贫资金,恢复贫困地区的“造血功能”,才能断掉穷根、开掘富源。产业扶贫是现在乃至今后扶贫干部努力的方向,因为产业扶贫具有稳定性、持久性。

    但当下,产业扶贫存在着“跟风”误区。一些扶贫干部习惯“拿来主义”。目前最为流行的是发展旅游业,其中以乡村游最热。“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阳春三月,油菜花开了,很多地方一窝蜂搞乡村菜花节。一些地方为了吸引游客,不惜花巨款为“万亩油菜花节”做宣传,人气起来了,可贫困户的腰包却没有鼓起来,入不敷出的扶贫项目,不过又是一场形象工程罢了;一些地方,原本没有旅游资源,地方政府却偏偏要巨资人工打造。强扭的瓜不甜,如果动辄花数亿财政,不见啥收益,徒增一个地方的基础建设,这样的经济账,也太不划算了吧?习近平总书记说,“贫困地区发展要靠内生动力,如果凭空救济出一个新村,简单改变村容村貌,内在活力不行,劳动力不能回流,没有经济上的持续来源,这个地方下一步发展还是有问题。”

    1

    产业扶贫需要“求同存异”

    首先要因地制宜,不可“南橘北枳”。“淮南的柑橘,又大又甜,可是橘树一种到淮北,就只能结又小又苦的枳。”可现实中一些扶贫干部习惯了“拿来主义”,外出学习别人的“致富经”,看别人种养业发展得好,也效仿之,没有水源,却人工挖塘养鱼,在不毛之地样牛羊,在暴晒处种弥猴桃,在阴山种枣……这样的结果不言而喻。

    2

    产业扶贫要“因人而异”

    贫困相同,但原因各异,让因病致贫的人养牛羊,他们如何去放牧?让智力障碍的人去搞大棚蔬菜,他们如何掌握温度?……

    “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扶贫工作是伟大的,事关贫困户的好日子。扶贫有法,但又“扶无定法”,只要贫困户能增收就是“好方法”。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只有满腔人民情怀,才能先贫困之忧而忧,急贫困户所急,想方设法用心、用情去扶贫,才能既借鉴别人脱贫经验,又重新自己的举措,在求同存异中实现真扶贫、真脱贫。


    打赏捐赠
    0
    !我要举报这篇文章
    声明 本文由村网通注册会员上传并发布,村网通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村网通立场。本文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予以删除!